「我总觉得不经思考、任凭杂然扩展的城市风貌,有时候看起来很美是因为,就像小鸟啄食花朵、猫咪以灵活的动作从高处跳下一样,虽然看似人类杂乱的污秽,其实是人类无意识中的美丽部分。

每当开始想做什么事的时候,一开始都是混浊的。

但不久之后会变成清流,在自然的运转之中静静的营生。」

——《喂~喂~下北泽》吉本芭娜娜

吉本女士笔下的主人公为了治愈心灵重创而搬到了这里展开新生活,渐渐形成了一条自己的路。

所以有些地域真的具有疗愈心灵的魔法吗?我相信使那些混沌化作清流的,并不是赏心悦目的风景或都市里淳朴的人情味,而是在停滞、无意识的状态下,通过隔绝过去的独处而寻找到新的舒展姿态。

为什么来下北泽?

有普通人为了救赎,有艺术家为了寻梦,有外国人为了淘中古货,有网红为了打卡人气店铺。

我虽没遭遇主人公那样沉重的打击,且厌恶并拒绝沦为从众打卡各式景点和网红店的旅行,但是也怀着微小的收获珍贵记忆和触发心智的期待。来到东京半年了,一直心心念念地想去并且成行了的地方下北泽好像算是第一个。

下北泽东会入口

下北泽的街头文化始于1930年下北沢駅的建成,随着1950年做进口商品生意的商铺开始建立站前市场,商店也渐渐增多,在时光的打磨下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漫步下北泽历史悠久的街边巷里,中古衣物店、杂货店和咖啡馆、小餐厅丰富多彩,既是居民们日常生活的场所又充满下町氛围,今天下北泽的居民们仍然在精心地维护着这一片小小的天地,如万花筒一般令人着迷。

淘宝上很多打着“日系复古”标签的这里都有,而且价格都很平易近人

古着店。为了避免大海淘针,这里的中古店实则都有详细的分类。

1970年代,大批艺术家、文学家和音乐人开始聚集在这里活动,使下北泽成为为孕育东京亚文化的摇篮。其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音乐与剧场。

本多剧场

本多剧场于1982年由著名男演员本多一夫创办,是下北泽的经典地标。同期开张的还有专为年轻艺人提供机会的小剧场——Suzunari。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许多喜爱音乐和戏剧的年轻人开始把这里当作事业的起点,焕发生机的下北泽成为了日本剧场界的圣地。

就在本多剧场对面(我站着拍照的地方)是一间价廉物美生意好得不行的市场,叫做オオゼキ,里面食材品种也比一般超市多很多,这次我们买了平时没吃过的小豆味的十勝スティックパン回家。

百年仙贝店玉井屋

昭和27年,玉井屋搬进了下北泽一番街。店里装煎饼的圆形玻璃罐叫“地球瓶”,底下的玻璃木柜则是当时沿用至今的古董。几十年里,这个街区不断涌现增生新潮的亚文化,但玉井屋却一直保持着最初亲切传统的风貌,不知味道是否还和当年的一样呢。

这间店名和“马尔代夫”就差一个字母,但日文片假名貌似是一样的。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关联性呢?

看上去很乖很认真的植物们

这里就是下北泽必去的B&B书店了。啊对不起,不可以随便讲什么“必去”,像是在介绍网红打卡店的口吻一样。但事实上不同于其他人气杂货、中古店,这里仿佛世外桃源般绝世独立,顾客也出奇地少。BGM也不是乖乖巧巧的那种,而是带着叛逆气息如小溪般在山间急急跳跃的钢琴曲。

一般人会认为阅读应该与咖啡更配,但是B&B是Book&Beer的缩写。也即是说,这间书店可以边喝啤酒边聊书读书。主理人对此这样解释——明明就喜欢啤酒,为何要照著既定常理认为书就是要配咖啡呢?

B&B书店

东京这么大,也许能称得上「别有洞天」的地方有很多,但是下北泽只有一个。

一个博主在介绍下北泽的文章里提到,这里永远有人在年轻,也让人永远保持年轻。他说的这种年轻和年龄上的不同,更多接近心智层面,属于那种「无论如何也要去试一试,不被社会身份所塑造的青春勇气」的心态。

这里确实没有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没有高物价的奢华和物欲,没有一停止忙碌这个星球就会爆炸的恐惧,有的是谁都不会嘲笑你的梦想和野心的接纳与平静。

「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下北泽,走向了银座或者代官山,那你可以确知,自己成为了更加自主、自如的大人。」

但是只要坐上小田急线,汇入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下北泽,就可以暂时脱下你沉重的大人的皮,重返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