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黑塞的《悉达多》,与其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不如说是百感交集。也许初读时候的体验更多地来自于故事性情节的感动,而二刷时却是带着隐喻的前设去寻找某种答案。

顺便,后知后觉地发现悉达多的台词好多出自佛经典籍。黑塞对东方哲学中的「禅」的体验很深刻,但他对佛教的态度却并不是倡导人们去信仰,而是顺着这种宗教的辩证思维去独立寻找人生的意义。我不太喜欢给黑塞戴上神化的光环,给他冠以「伟大」、「精神导师」之类的崇高标签,因为我从阅读中所认识到的黑塞,是一位走下神坛的温暖的普通人。

大多数人都是在命运的胁迫下颠沛流离,终其一生都无法证得自身,而黑塞赋予了悉达多非常幸运(在我看来)的一生,通过出世与入世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最终达到自我的顿悟。但是顿悟的具体内容却含糊而开放,也许是印证了文中反复传递的观点:真正的智慧和真理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有片面的真理才能行诸于言辞,正如当佛陀宣讲关于世界的教义,他不得不把世界分为轮回与涅槃,虚幻与真如,痛苦与救赎。

当一个人有所追寻,他只会看到他所追寻之物。他之所以无所发现、无所获得是因为他只专注于他所追寻之物,因为他执迷于自己的目标。追寻意味着有了目标,而寻见则意味着自由、包容,摒弃一切目标。由于追寻过于急切,你将看不到许多眼前的事实。

越往下读越觉得,悉达多其实是释迦摩尼的另一重人格化身的拆分,不知道是否刻意如此安排,黑塞让这两个dopperganger在故事线中相遇,达成了奇特的体验「遇见另一个平行世界的自己」然后再分道扬镳。显而易见,佛陀的角色在这里带有一种权威性,「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能。人们可以寻见智慧,在生命中体现出智慧,以智慧自强,以智慧来创造奇迹,但人们不可能去传授智慧。」 一个人可以选择了皈依佛陀,但也可以有不信仰的自由,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复制的道路。作为一个佛教徒并没有感到被冒犯,反而对黑塞更加欣赏了。

智慧无法通过师从何人来获得,但过于急切执着地追寻智慧又将蒙蔽双眼。这是否意味着:1学习是无用的、2不该去刻意追求智慧?看到有人在评述悉达多时恰到好处地引用了Novalis的话:谁不把生命看成一个自我毁灭的幻影,谁就仍然被生命所困。 生命不该是一部赠与我们的小说,而是一部由我们制作的小说。

大概唯有全力体验当下,才是对充满寂灭意味的人生的解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节奏和步伐,把无常视为一种常态,很多问题或许就没那么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