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以为,畅游异国的最佳方式是提前做足了功课,而一旦出发后却能随心所欲。可能这种时候自我中心化的人格特别容易凸显,所以格外相信自己为自己定制的攻略,并且坚定信仰着按照自己的攻略去探索,才是把风景和带有个人特质的生命故事融合到了一起,从而有了独特的意义。

游槟城原计划的大致路线本来是:酒店【123,Lebuh Noordin, citel express】——汕头街——槟城博物馆——圣乔治教堂——甲必丹吉宁回教堂——维多利亚纪念钟楼——姓氏桥。

但是实际上的路线是:

汕头街——爱情巷——槟城基督教博物馆——圣乔治大教堂——维多利亚纪念钟楼——卧佛寺(泰佛寺&缅佛寺)——小印度街——甲必丹吉宁回教堂,当中还去码头预购了兰卡威船票,逛了手信店,在海边坐了长长的一小时吹海风&自拍。十分幸运,挑的酒店和打算去的地方都很近,只要步行就可以顺路将大半个George Town游遍。

爱情巷(Love Lane)是一条宁静祥和的小巷,游人不多,漂亮的老式中国店铺、南洋风情咖啡店和手工艺作坊一间挨着一间。无意之中乱入了一家超级棒的明信片作坊,老板和他的父亲是画师,店内出售的明信片均为店家亲手绘制的水彩作品印刷。父亲画了40年,专研风景画,儿子继承了父亲的手艺,除了画明信片外,为了增加收入还在店里经营出租自行车的业务。在众多漂亮的明信片里挑了两张寄给柳及和小雪,真的很难抉择,因为都太美了。

爱情巷41号现在是手工艺品小铺,最初是一家打金工作坊,曾经叫做兴源有限公司。其创始人邝雷兴老先生祖籍广东省台山,刚来槟榔屿时跟随椰脚街的一位打金师傅做学徒,经过勤俭而辛苦的工作, 他积蓄了一些资本后就自己开了一间打金工作室,娶了一位伍姓少女为妻,生了几个孩子,工作室慢慢地变成了个人家庭式作坊。五十多年的岁月里,邝老先生几乎每天都风雨无阻地来到爱情巷41号工作直至2011年辞世。他对自己的生意十分有热情,也对自己的事业成就很满意。

创始人邝先生家族合影

打金行工作人员合影

邝老先生(中)夫人(左)儿子(右),最左为邝老先生夫妇新婚合影留念

二楼是车花展览陈列室。车花(Sulam)是娘惹哥巴雅服装衣襟两边的图案,是南洋古早流行的一种服饰工艺。如今电脑制图已经普及,这样的工艺刺绣不足为奇,但当年是由车花师傅一针一线车上去的。

这里的主角是林亚美女士,展览的都是她年轻时候的车花作品。现年80岁的林亚美来自一个富裕的家庭,学习车花是因为不满意车花店的服务,想要做出自己喜欢的车花艺术。

林亚美女士与其他车花界人士

放在今天,像她这样的车花师傅也可以算是个产品设计师,不过当年车花界随着成品哥巴雅流通到南洋各处,大家互相模仿学习,也各有创新,没有版权或者品牌的约束,技艺再精湛的车花师傅也不能在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穿过爱情巷再往转弯,就是槟城博物馆与圣乔治大教堂。

圣乔治大教堂是东南亚最古老的圣公会大教堂。莱特纪念亭(Francis Light Memorial) 矗立在教堂前的草坪上,纪念1786年开辟槟城的法兰西斯莱特船长。右边就是刚才的桃花心木,种于1885年,如今已蔚然成荫。纪念亭一梯级上刻有测量标志。

乔治市的东北角是康华立斯堡和维多利亚纪念钟楼。康华立斯堡是马来最古老的堡垒,1786年,莱特船长在此登陆并且建立了最初的城堡,古堡原是木造建筑,在1804年这里被当作监狱囚禁囚犯,并改成了混凝土建筑物。康华立斯古堡为当时据守马六甲海峡做出了贡献,也是香料、物资海运线上第一要塞,可谓是槟城历史的起点。

维多利亚纪念钟楼

Fort Cornwallis东南角就是维多利亚纪念钟楼(Victoria Memoria Clock Tower)。这是一座泛着微光的白色塔楼,不时会有乌鸦憩息驻足,平添了几分肃穆。钟楼顶端有一个摩尔人式的圆顶,是1897年为了庆祝维多利亚女王执政60周年而设立的,其中有个彩蛋:塔高18米(60英尺),一英尺代表女王执政一年。

沿着遗产小路一直散步,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看海吹海风乘凉。这一行程是攻略上并没有的,不过正因如此才显得特别珍贵。苍蓝色海水与一望无际的天空形成了很宁静的配色,丰盈的日光与微风让远离喧嚣的午后时间变得愈加温柔。

我们总共在槟城停留了一天半,遗憾的是好多感兴趣的地方因为行程缘故没有去好好体验。切身经历告诉我们,其实槟城值得呆上更久时间,因为这里是个更适合下来细细品味的南洋小城。相比起后面的兰卡威,这里的景点相当集中,大部分地方都可以* 步行前往 *。 不知道是因为当地特有的生活节奏的缘故还是经济萧条(或者临近华人的春节),大街小巷很多店铺给人一种摇摇欲坠之感,大多时候是大门紧闭着或是店内光线阴暗。藤条编制、制香、宗教用品店、算命和手工艺等古老的行业仍然存在,与耸立在半空中的摩天大厦形成巨大反差,站在街头会产生恍若隔世的穿越时光感。但这些老旧的店面和壮观的殖民地建筑也可以算是这个城市整体文化空间结构中独特的一环,一旦将其从中抽离,整个槟城也许就失去了灵魂。

也遇到了很多友善的当地人,比如出租车司机、小摊店主和博物馆工作人员。发觉相比起华人,东南亚当地土著显得有点“傻”,在做生意的时候常常会反射弧慢半拍。有一个不那么善意的猜测,华人对同胞做生意有点狡猾,打车的时候遇到的华人出租车司机似乎有宰客的嫌疑,应该在20RM之内的行程最终收了我们40RM,这边的公交巴士系统不是很完善,乘客很少所以不一定会在每个站都停下来,而且我们用的手机号码是马来流量卡无法接听电话,没办法使用优步,所以最合理的出行方式还是直接打车,这边的打表系统也并不完善,所以出发前必须先谈好价格。

甲必单吉宁回教堂

极乐寺之一 极乐寺之二 极乐寺之四 泰佛寺 缅佛寺

这个城市还是多元宗教和种族的共生之地。虽然是伊斯兰教国家,路上除了围着各种颜色头巾的穆斯林女人之外,还在商店里可以看到阅读圣经的店员,人群中留着光头的比丘尼;华丽恢弘的泰国佛寺和缅甸佛寺就在马路两边对望着,中国的观音亭和甲必丹吉宁(Masjid Kapitan Keling)清真寺距离也非常近,不远处还坐落着印度庙。“小印度”街聚居着印度人,空气中弥漫着咖喱和檀香的味道,街巷中传出阵阵印度风格的音乐;在华人街区,耳畔此起彼伏的是粤语、潮汕话和闽南话。

这种特征不禁让人想起书中描述的耶路撒冷,但我还没有去过耶路撒冷,所以不知道把槟城称作远东的耶路撒冷是否合适。在一间基督教博物馆参观槟城的传教史,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工作人员(一位印度女士)请教,她解说完了后还问我们中国是否也有这样的教堂和博物馆,我们说也有的,不过我们是佛教徒,所以平时没有特别关注这一方面。总觉得由印度族人给我们解说基督教文化有种说不出的微妙的感觉呢,就仿佛看到那些金发碧眼的出家僧侣讲经说法一样。

鸭肉粿条汤 这边好多小摊和糖水茶室都是一种不同于中国的合作经营模式,饮料和小食不是来自同一个老板,可以坐在店里吃饭,但是饮料却需要和另外的老板购买,上菜的时候对账单进行结算。早午饭是在一家小摊吃的鸭肉粿条,下午品尝了炒粿条,晚上尝试了印度街的Nasi Lemak和咖喱牛肉,以及夜宵叻沙和煎蚝。

Nasi Lemak(椰浆饭) Curry Beef Laksa(叻沙) 煎蚝 汕头街新月宫茶室

吃的时候自然不会想到,最早吃的粿条才是今日最佳,而路书和攻略里介绍的网红菜、号称马来著名的美食午餐晚餐真的吃不惯,Nasi Lemak 看着很寒酸,由花生米、凤尾鱼、黄瓜片和浸泡过椰浆的米饭、全熟荷包蛋组成;叻沙则是一碗酸酸甜甜的面,佐以当地特色香料和蔬菜。即使无法产生味觉共鸣,自己点的东西含泪也得吃完。不过话虽这么说,但新月宫茶室其实也算得上这片地方的网红餐厅了。

作为一个对料理这件事很认真的人,我一直避免称某种菜“难吃”这样的表述。我更倾向于说“吃不惯”或者不合口味。因为仔细想了想,即使是中国不同地域的菜系和口味也无法统一,西部人也吃不惯海鲜,东边人也不习惯吃很多辣椒。因此不必有“这里的居民好可怜,每天只能吃这种黑料”的戏精想法,吃不惯的东西可能在当地人看来是一种日常饮食,或者是喜闻乐见的食物。只要有人类社群的存在,万事万物就必然会被赋予意识形态,饮食也不例外。

没有待多一天是此行唯一的遗憾。在一个地方旅行和居住生活必然是截然不同的体验,多待一天也许不会产生什么更多别样的体会,因为其实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把每个景点都打卡似的踩一遍点,但怎样才算是真正地体验够了呢,这个度真的十分不好拿捏,是否足够尽兴只有自己能体会得到。即使没有,但比起『已经玩够了以后不会再来了』而产生了一种『下次还想再来』的想法,其实也算是完整了吧。